我给经济学家做口译……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本文作者:

Vanilla Li,系经济金融口译班主讲老师之一。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高翻硕士,具备多领域口笔译经验,包括金融、科技、医学、能源、环保、汽车、商务、文体、影视等,曾为北京市副市长王红,原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父戴夫•尤里奇,前美国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将军,亚洲首位网球大满贯得主李娜等国内外知名人士提供翻译服务。

 

多年金融经贸领域口笔译实战经验,曾担金融、保险、进出口、消费经济、资产管理等会议同声传译及投资咨询机构媒体圆桌或商务会谈交替传译,为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中国首任驻WTO大使孙振宇、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Joseph Piotroski等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口译服务,并为国务院参事、国内外证券、基金等机构以及知名大学商学院教授等提供优质语言服务。

 

今天分享一些经济金融口译现场的一些难忘事儿。经济金融可以说是口译员成长道路上遇到最为频繁,行业领域覆盖最广的超级话题。从入门学习之初,经济类词汇和术语的积累就是必不可少的,而经过多年历练职业入行之后,金融财经主题的会议论坛依然常常给译员们带来重重挑战。

 

我接触到比较多的经济金融类会议主要包括与金融市场相关的货币或投资行业论坛交流(多需要同传),以及投资咨询机构举办的行业趋势或专业见解分享会(多种形式,同交传均有)。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之谈,希望对于有志从事口译工作的翻译新人有些启发帮助,同时相信也能唤起同行以及前辈的共鸣。

 

我曾经历过的几次经济大咖专访和圆桌采访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大神们侃侃而谈,优雅地输出着观点时,背后是捧着笔记本努力适应不同风格专家和会场环境,并谨慎选择着输出语言的口译员。

 

是的,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有着自己的讲话风格和独特见解,比如他(她)语速如何,熟不熟悉如何与口译员配合,思维是否过于跳跃等等;而每一次采访的现场硬件都可能考验口译员各方面的应变能力,比如是不是需要一直拿着手持麦,有没有桌子辅助记笔记,口译员就坐的位置是在主讲人的旁边还是身后(因为身后相对就会比较崩溃,尤其遇到现场没有麦克风而主讲人又不太爱大声讲话的情况,耳朵不使劲支棱真的很容易听不见)。

 

1. Figures, figures, figures

 

曾经在一次媒体圆桌上为前美国国家经济顾问Christopher Smart博士做翻译,我就是坐在他的侧后方。现场并不大,所有的媒体记者也不过两排人,所以Smart博士并没有用任何扩音设备,但房间也不拢音,Smart博士面对记者讲话的时候,坐在他侧后方的我,捧着笔记本疯狂记录,(表面)淡定输出。

 

那次的主题与投资周期与投资管理相关,说白了就是阐述若干综合分析之后给出一些投资行业的风向标。Smart博士是一位非常务实的主讲人,并没有讲太多虚的东西,而是概括地讲了几句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大招”—— 『图表暴击』。在他精心准备的数十页PPT当中,有大约3/4都是图表,当然他也足够贴心提前把材料给到我进行准备。图表读起来肯定不像文字那么直接,想要现场跟得上Smart博士的思路,同时考虑到他很可能随意从图表当中挑出一个细节来讲,而并不是每次都按部就班地从横轴到纵轴,从左边至右边。所以,会前仔细吃透这些图表是最关键的一步。

 

财经金融类主题常遇到的图表,以“Japan: Inflation and Rates”为例

 

正如此图,大标题是“Japan: Inflation and Rates”,那么左图稍加research便可以清楚是显示了日本10年盈亏平衡通胀率的走势(breakeven inflation rate),也就是国债与 TIPS 收益率之差,也可称作平准通货膨胀率,是一种衡量通货膨胀的宽泛指标。而右图则为金融状况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二者结合便为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们提供了日本经济环境通胀率方面的有用参考。对于口译员来说,尽管可能只是和这两张图有短暂的交集(取决于speaker会在此处停留讲解多久,也许只有一分钟),但会前把图表看明白看懂,无异于是最好的定心丸,多看看,多踏实。

 

整个演讲过程中,Smart博士要讲的内容包含了许多不同地区的政局状况和政策变动,非常具体细致,然后通过对多种经济相关因素的周期性分析来给出投资建议。可见掌握纯金融术语和知识还并不足以猜透Smart博士的心思,多多紧跟全球时政热点也是口译员的必备素质。就比如其中一个环节,他讲到了有关欧洲各党派局势的变动,以及相关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内容。

 

手工版glossary标注

 

会前准备我没有专门做电子版的术语表,考虑到交传也并不方便携带电子设备(尤其是面前没桌子的交传),所以我把PPT全部打印出来,直接标注在了纸面上。

 

2. Something and everything

 

在另外一次陪同投资机构客户走访他们的中国客户的项目里,也是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因为客户的潜在合作伙伴可能是各行各业的企业或集团(比如新能源等近年来吸引了大批外资的领域)。那次除了客户投行的资料是给到了的,对方中国企业的信息和具体要谈的项目却没什么具体的可用资料,我只能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力量,这样的项目准备起来非常自由肆意,有种看什么都可能算是准备到了的感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需要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既是全才,也是专才)

 

和投行客户一起拜访中方企业

 

期间客户还要去拜访一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滕泰先生,讲讲中美贸易战的事儿,比较特殊的是这次谈论中美经济和贸易摩擦的场合要发生在午宴上。在摆满了山珍海味的餐桌上腾出一小块地方来摆我的笔记本,这体验虽然不算陌生,但每次都令我感觉很复杂。滕老师在供给主义经济学和经济转型方面造诣颇深,对中美经济关系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也聊到了我自己在学习有关中美贸易摩擦时没有过多关注的农产品方面,玉米、大豆什么的。他的表达很诙谐幽默,也十分易懂,我在翻成英文的时候也在琢磨如何用尽量地道地传递给国外客户,在准确的基础上大量的意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类似的饭点儿翻译还有一次令我十分难忘(同样是别人说着我听着,别人吃着我翻着)。香港恒隆集团邀请美国经济专家和前陆军司令等VIP人物共进晚宴,这回晚宴规格更加正式,翻译采用了(露天)同传模式,没有同传箱和同声传译机,用到了导览设备(小蜜蜂)。挑战在于没有提供任何材料,只告知了主题——中国崛起与世界经济。如此宽泛的话题,如何做到精准准备?这令我回想起在纽卡读书时候的交传同传期末考试,也是提前一周给你一个主题,就再无其他提示了。于是我开始搜索大量此类的新闻数据和评论文章来阅读,了解吸收不同的观点,试图形成对此主题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之后提前做好术语表,并对可能会频繁提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预判,进一步熟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佩戴导览设备完成的晚宴同传

 

3.No pain, no gain

 

其实每一次会议的会前准备都是一个构建自己相关知识体系的过程,临场发挥与准备充分与否完全挂钩,会议结束之后再去完善和总结知识框架,那么下一次碰到相关的会就自然拥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我也学会和积累了更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及只有从财经金融从业人士那里才能了解到的行业观点。比如很早以前在一次外汇主题的同传会议上,听到中文讲者说到“牛皮市”(类似于dull market的意思)这样的行话,查过才明白牛皮市是指交易十分不活跃,价格变化不大,成交量也很小,大盘相对比较僵持的状态。一些概念如果不是从业人员理解起来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平时积累提高的过程中,除了会议这样的宝贵经验,结合生活中的娱乐休闲和边缘学习,也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了解更多。比如如果看过电影《大空头》的话,也许就能更好地理解做空(short sale)的操作了。

 

2015年影片《大空头》(The Big Short)

 

不管是同传交传,经济金融类会议需要准备和积累的东西都挺丰富和高强度的,会间也需要十分集中精神,毕竟数字是此类会议常客,复杂庞大的数字甩过来,一定需要高度集中和认真才能处理好。平日里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学习,不仅仅是机械地掌握概念和术语,系统地去梳理好经济金融领域知识框架也是进一步精进口译员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

(文章来源:译匠公众号)

 

发布于 2020-07-13 16:03:11
还没有评论
    旗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