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博上有一条很火的帖子:
总结下来核心观点就是:我们不需要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学英语,只需要请一只专业的翻译团队来帮我们翻译就行。关于这一言论的荒谬之处微博上已经有很多人指出,这里我想补充两个新的角度:
(1)翻译会带来信息失真
在众多关于英语学习好处的讨论中,有一点经常被提及:它能够帮助我们接触到第一手信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失真的问题,很多译文掺杂了译者的自己理解(有些时候这种理解还是错误的),变成了二手信息。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阅读英文原文,而不是翻译。
考虑到目前国内翻译市场的现状,很多原版书的翻译质量不容乐观。即使是由国内知名出版社翻译的国外知名畅销书,译文也往往存在不少问题。
举个例子,在《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一书中,有这样的片段:
We are not surprised when a two-year-old looks at a dog and says “doggie!” because we are used to the miracle of children learning to recognize and name things. Simon’s point is that the miracles of expert intuition have the same character.
在中文版里它被处理成:
我们看到一个两岁孩子看到狗时,说“狗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孩子每天都在学习辨识物体并且叫名。西蒙对专家直觉的奇迹也是同样的看法。
这里译文有两处问题:name things翻译为“叫名”不准确,应该是“命名事物”;“西蒙对专家直觉的奇迹也是同样的看法”属于翻译错误,应该译为“西蒙认为专家直觉的奇迹具有同样的特性”。
同时,通过阅读英文原文,我们能够体会英文的语言美,这一点在虚构类作品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因为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往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双关、头韵、隐喻、排比等,这种通过修辞体现出来的语言美很多时候是无法翻译出来的,只能通过阅读原文去感受。
举个例子,小说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With the door shut, the sound of the sirens softens. Above them, the ceiling bulb flickers.
这里使用了压头韵的手法,shut, sound, sirens, softens 这几个词不仅用得很巧妙,而且读起来很自然,没有那种刻意为之的生硬感。而翻译版本是:
门关上以后,警笛声小了。灯忽明忽暗。
虽然句子意思表达出来了,但原文的语言美感在这里很难体现出来。
(2)学英语能让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世界
GRE考试中曾经有一道很有意思的作文题目:
Do you agree that the language we speak shapes how we think?
我们所讲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吗?答案是肯定的。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很大一部分思维活动都是借助语言来表达,而我们所讲的语言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背后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他们不同的世界观,学习一门外语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如何以新的角度看待世界的过程——它会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举个例子,汉语和英语中对于飞蛾的趋光性都有对应的说法。汉语是“飞蛾扑火”,英语则是like a moth to a candle flame,但两者的意思并不相同。“飞蛾扑火”用来比喻“自取灭亡”:
但like a moth to a candle flame意思是“(对人或物)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同一种自然现象在说不同语言的人眼中竟然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外语的原因: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
又比如,汉语中有“大伯”、“小姨”、“姑妈”、“婶婶”、“大舅”等亲戚概念,但英语中却只有uncle和aunt两个词与之对应。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差异。东亚社会有极其精细的社会分级系统,对血亲,姻亲,旁系,长幼都区分得非常清楚,因此反映到语言中就有了很精细的亲戚概念。欧美社会分级系统没有东亚这么细致,对血亲和姻亲的区分也没有那么讲究,因此英语词汇中对于亲戚的区分就不是特别明显。如果你没有学过英语,那么你会很难意识到其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并不仅仅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它还承载了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学习语言其实一个塑造思维,构建新概念的过程,而随着我们构建的概念越来越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会越加宽广和深刻。这也是学习英语所能带给我们的一个巨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