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绿(greenwashing)”由绿色(green)和洗白(whitewashing)结合而来,又称漂绿(green sheen),是美国环保主义者杰伊·威斯特维尔德创造的概念,指一家公司、政府或是组织以某些行为或行动宣示自身对环境保护的付出但实际上却只是形象工程并没有实际的环保行动。名为“企业观察”的非营利组织如此为它下定义:“企业伪装成‘环境之友',试图掩盖对社会和环境的破坏,以此保全和扩大自己的市场或影响力。
其英文释义如下:
Greenwashing is the process of conveying a false impression or mislea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a company’s products are environmentally sound. Greenwashing involves making an unsubstantiated claim to deceive consumers into believing that a company’s products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r have a greater posi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n they actually do.
洗绿一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1986年,杰伊去斐济玩了几天,他住的岛上有家比奇科默度假村,占地面积很大,设施齐全。当时还是个穷学生的杰伊经常溜到那里“借用”免费浴巾。 “度假村要求顾客反复使用毛巾,说海洋和珊瑚礁是重要资源,重复利用毛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杰伊对英国《卫报》回忆道,度假村特别强调“配合我们就是保护环境”。
在真正的环保积极分子眼中,这种做法很有讽刺感:一方面,度假村声称要捍卫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这家自称“南太平洋最受欢迎的酒店”大肆扩张。“他们大兴土木,修建更多别墅。我不认为他们真的关心珊瑚礁。”杰伊说。
2010年,“洗绿”正式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
常见的洗绿方式如下:
1.赞助各类环保组织。比如,鉴于化石燃料行业的原料来自自然环境,其产品会污染生产,因此“洗绿”行为极为普遍,他们往往会赞助各类环保组织。拒娜奥米·克莱恩调查,多家化石燃料巨头都与一些环保基金会、自然保护协会有着长期的、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
2.夸大环保措施和效益。比如,很多木制品都会在标签上承诺保护环境,例如宣称“每砍一棵树,就种两棵树”,实际上在80种作出这种声明的产品中,多数都完全查无实据,剩下3种也只有部分做到。
3.使用极小、消费者不易辨别的字体(fine print)标注环保相关信息,
企业煞费苦心为自己“洗绿”的背后,是公众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上世纪90年代,环保的重要性在各国成为共识。有民意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有关。2015年,英国尼尔森咨询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有66%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友好型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在“千禧一代”中,这一比例高达72%。
于是,为了让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更美以及让自己有利可图,企业纷纷自吹自擂,给自己刷点儿“绿”。《科学美国人》杂志刊文指出,当下最常见的“洗绿”模式是,公司明面上积极兜售环保计划或环保产品,其核心业务却对生态构成持续破坏。
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避免陷入“洗绿”套路,首先是不要让自己被广告迷惑;其次,可通过第三方认证标识证明产品是否真环保;即便有“由有机成分制成”或“纯天然”之类的字样,也并不总是意味着产品具备有机认证的资格。
以下为相关双语示例,供参考:
Many consumers may not have heard the term greenwashing, but they've surely experienced it — misleading market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a product.
很多消费者也许都没有听说过“洗绿”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早已不知不觉地卷入其中——各种广告片面强调某种产品的环保效益。
The first step to cleaning up greenwashing is to identify it, and Tuerff and his partners have hit on an innovative way to spotlight particularly egregious examples.
消除“洗绿”的第一步是辨别这种行动,Tuerff和他的合作伙伴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曝光那些过分的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