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中句子的复杂性不仅源于冗长、复杂的各种各样的从句,而且句子内部的各种名词和动词的修饰语,层层修饰,环环相扣。此外,为了语义清楚、不产生歧义,往往在英语译文上状语位置异乎寻常,不追求形式上的优美而更注重内在的逻辑关系。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译文: Discontinuation of a crime refers to a case where, in the course of committing a crime, the offender voluntarily discontinues the crime or voluntari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rime from occurr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的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作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An acceptance shall be made in form of a notice, unless, in light of trade practices or as indicated by the offer, the offeree may indicate the assent by performing an act.
在以上两个条款中,均将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翻译在关联词where或unless 与从句主语之间,清楚地表明它们只是修饰状语从句的谓语。另外,由if引导的状语从句除通常放在句首或者句末外,有时为了语义清晰,不产生误解,而将其翻译在谓语助词shall与动词之间,只起修饰对该特定动词的作用。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译文:… An offender who discontinues a crime shall, if no damage is caused, be exempted from punishment or, if any damage is caused, be given a mitigated punishment.
从译文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if no damage is caused是“免除处罚”的条件;而if any damage is caused则是“减轻条款"产生的条件。
总之,我国法律翻译除以上所列举的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与一般文体不同的特征,需要法律翻译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地翻译中国法律,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