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英文教授10年都在琢磨一首诗怎么翻译,这种闲情逸致让人好生羡慕。
在我们的法律翻译实务中,这种心境是不敢想象的,追求慢慢来是危险的。
这个时代,没有几个翻译项目是不急的,英译中更急。
英译中的客户往往都是中国客户,他们是项目中的乙方,客户一般是欧美外方。
各有各的特色,但着急翻译都是一样的。
中国客户可能是亟需融资的创业企业:
火烧眉毛,着急融资; 不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融资协议都是外方提供的英文合同,厚厚一沓,适用英美法规则。
对于创业企业的CEO来说,英文融资协议是极其陌生的,细细消化是没有时间的;双方经过艰难谈判,一旦达成协议,都是着急签约,生怕资方反悔,落袋为安。所以拿到合同文本后往往会加紧翻译,加紧消化,加紧签约。
而欧美投资方往往要投好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干儿子,所以每个项目也没空啰嗦,像流水线一样的考察项目,资本疯狂期更是如此。
外方作为投资人,玩的就是资本模型,资本模型和时间严重挂钩,假如资方预期年收益12个点,中方消化一个月,那1个点的收益就没了。所以一旦确定投资,就会催促签约,这样也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时间效益。
加之,合同文本都是他们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格式合同,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中国企业可能是国际贸易中的卖方:
作为卖方,顾客就是上帝,卖方当然要随上帝的意愿了。
国际贸易有几百年的规则积累,而这些规则都是英文规则,比如INCOTERMS 2000, 所以国际贸易合同也就往往是英文的了。
中国人对国际贸易规则实际是陌生的,只不过很多条款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所以,买方要求什么就是什么,卖方会好好的服务客户。
中国企业可能是国际贸易中的买方:
作为卖方,要依着顾客,那么好,作为买方,我们该有点儿主动权了吧?事实是作为买方,却不一定能享受上帝的地位。
中国企业向欧美客户购买的东西往往都是高精尖的商品,此时物以稀为贵,店大欺客,比如中兴向美国购买芯片,在谈判中是不占有主动地位的。所以谈判和签约时都要随着外方感觉走,如此,留给翻译文本的时间往往也很短,时间紧张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
着急翻译的病根是中方缺乏谈判主动权
着急翻译,就是中方往往缺乏谈判主动权,所以谈判中需要挤压时间时,就要挤压中方的翻译时间。中方时间紧张,做事必然仓促,不免要牺牲掉一些东西。
英译中真的不能慢慢来吗?
当中国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在与欧美合作伙伴谈判中拥有主动权后,情况可能会好转。
但我有个认识,即使中方有主动权了,预计不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整体上都会越来越急。
这是因为社会节奏在不断加快,所有互联网、IT、高铁、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加速社会节奏,提高资金等社会资源的周转效率。翻译作为一个服务环节,客户不允许把时间花多在翻译上,他们要实现时间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创造力的环节。
所以利用翻译技术和协同机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不断加快翻译速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跟不上时代节奏的公司,不论是专业化翻译公司,还是综合性翻译公司,都是要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