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ue unit:即航空业内俗称的“流氓部件”,也常写作chronic unit,在行业内存在多种定义和理解。以下暂列几种供参考:
美国运输协会(ATA)的参考定义是:一个航线可更换件(LRU)累积了少于500 飞行小时但已经有三次的过早拆换;或者12 个月内累计5 次拆换。
一些设备制造商的参考定义是:一个附件(某个序号),在12 个月内,因故障/失效而返回修理或维修站3 次;或者,在3次拆换中,累计平均使用时间少于500 飞行小时。
国外航空公司的参考定义是:一个附件,4 次拆换且累积了少于250 飞行小时,或者,12 个月内多于4 次拆换。
国内部分航空公司对疑似ROGUE部件的定义是:因相同故障或失效,部件在18 个月内3 次从飞机上拆下;部件因故障或失效,3 次拆换的累积使用时间少于1000 飞行小时;部件送修,连续3 次索赔。
你提供的这个例句,跟这些定义类似,可以翻译为:“流氓部件:(i)在保修期内,且(ii)在连续十二(12)个月或连续一千(1,000)个运作小时内因违反保修条款而导致计划外拆换发生三(3)次或以上的XXX产品。”
了解完定义,可以再来了解一下流氓部件(Rogue Unit)的危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部件被应用到民航客机上,但是长期服役的飞机,电子部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部件老化等问题,针对一般故障电子部件,更换便能解决问题,可是一些高价的电子部件,需要返厂修理,在返厂修理时会有一些故障高发部件,返厂后检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装在飞机上便无法工作或不定期发生故障,这种部件便是流氓部件。流氓部件不仅会增加飞机的维修成本,不定期故障还会对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问题也极大的困扰着飞机运营者。
那么流氓部件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识别呢?
造成流氓部件的原因有多种,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种部件老旧,由于长期使用,内部组件老化,造成基本的系统出现 流氓故障;
第二种是新的、整合的系统有较大机会出现 流氓部件的可能,由于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工作是相互配合的,部件升级改装后,会加入一些新的部件,新部件之间不兼容,可能造成不连续故障出现,成为 流氓部件;
第三种是计制造缺陷和电磁干扰(EMI)是一种可能性,部件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自身存在缺陷,装机后可能与飞机电磁环境不兼容,部件使用时会出现EMI现象,部件自身稳定性下降,造成流氓故障;
第四种是由部件修理质量造成的流氓部件,主要是部件维修中采用的替代零件质量不可靠、维修工艺差、检测设备不精准等。
如何识别流氓部件的是避免流氓部件影响飞机重点和难点。并非所有重复出现的使用期短的部件就是流氓部件,飞机日常维护时,需要更换LRU件,这类零部件虽然更换比率较高,但是不能归结为流氓部件。流氓部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重复性的短使用期;
第二,重复性的相同系统故障;
第三,功能失效不能通过标准的试验台测试/翻修测试程序探测到;
第四,部件的更换使系统的故障得到了解决。
识别流氓部件,是避免流氓部件骚扰的有效途径,下面通过分析流氓部件的实例,得出流氓部件产生的共性问题。
1.如果部件在18个月内,因相同的故障连续3次从飞机上拆下,拆下后送厂家检修,结果均为NFF(无故障),最终与部件生产厂家沟通,厂家同意提供交换件,但是由于部件送修、突发故障已经给航空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部件因故障或失效,3 次拆换,累积使用时间少于1000 飞行小时。该部件在2年以内,由于故障或失效,已经超过三次拆换,每次正常运行时间均小于1000小时,该部件在厂家检测后,检测结果仍为NFF,由于多次检测均为NFF,该部件最终被定性为流氓部件。
以上即我总结的有关流氓部件(rogue units)的一些初步介绍,仅供参考。